首页

傲柔女王 优美

时间:2025-05-24 12:09:08 作者: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浏览量:42037

  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11月26-30日在北京举行。

  期间,涉及69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620家企业和机构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

  这场展会有哪些亮点?对于产业链供应链有何意义?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三个关键词带你看懂。

 

  关键词一:链接

  链博会的重点在“链”。这不是简单的展销商品,而是展链条、展生态、展场景;不只关注短期交易,更注重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展商之间不是“掰手腕”抢客户,而是“手拉手”找伙伴。

  在智能汽车链展区,英国力拓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德国博世集团和中国的小鹏汽车组成联合展台,展示了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到整车制造的汽车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与合作。力拓的铁矿和锂矿、宝武的高性能钢铁,再加上博世的智能制动系统,最终汇集成小鹏的新能源汽车。

 

  类似的案例在链博会还有很多,它们都生动呈现了全球供应链的深度交融。例如苹果公司携手四家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及产品性能方面的最新成果;华润电力以“源网荷储”为基础,展示了清洁能源从供给到消纳的全周期产业链……

  关键词二:创新

  “供应链不仅是一个功能性部门,而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引擎。”在百胜中国首席供应链官黄多多看来,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率与效益。

  当科技创新手段赋能食品安全管理,百胜中国的供应链管理已逐步升级至自动化运营。而这也成为供应链利用新技术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在第二届链博会,创新以及供应链转型升级情况在先进制造展区集中展现。

  从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模型到轻量化铝制汽车零部件一体化方案,从自动化生产线到AI迷你调酒工厂,该展区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视频:“机器人调酒师”现身链博会 可识别使用者情绪来源:中国新闻网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链博会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能够与全球知名企业、供应链专家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等进行技术交流,探讨合作机会,共同构建低碳、灵活、强韧的供应链体系,赋能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三:合作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天然具备国际视野,强调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本届链博会期间发布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北京倡议》提出,共同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强国际产业分工协作,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同样是在链博会,这样的倡议正在成为现实。

  以本届链博会主宾国匈牙利与主宾省湖北省的合作为例,在“中国湖北-匈牙利供应链国际合作对接会”上,现场签约9个项目,签约金额高达302亿元。

 

  据介绍,湖北与匈牙利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中欧班列(武汉)匈牙利线路、鄂州-布达佩斯国际货运航线双向奔赴,今年以来湖北对匈进出口增长8.1%,这已成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生动缩影。

  匈牙利出口促进局局长加博尔·耶奈伊表示,匈牙利政府近十年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支持,已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匈牙利已经成为中国全球互联互通和贸易的关键伙伴。(完)

【编辑:惠小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黑科技”助力残障人士出行 来看看“电子导盲犬”是怎么营业的

首个比赛日,上海选手王缔佳与俄罗斯选手普多夫金的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两人各胜一盘后战况依旧胶着,最终普多夫金惊险胜出。这位俄罗斯球员赛后感叹:“此次来上海参加比赛机票十分难买,因为正逢中国假期,好几个朋友都错过了这次比赛。但我来到这里,感觉一切都很值得,上海的网球氛围真好,竞争真的很激烈。”

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特肖梅:中国领导人的贺信为我们读懂中国带来启发

正如习近平在会见梅洛尼时所言,中国和意大利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两国历史悠久的友好交往曾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中意两国的共同财富。

在华留学生“花式”共度“国际中文日”

在南昌市一家大型商超内,市民周程正在挑选月饼,她注重月饼的健康属性,“我在选择月饼时主要看糖分和脂肪含量,吃起来更放心。”

人社部:将从五个方面发力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

同时,赛诺菲强调,今年已上市并流通使用的流感疫苗凡尔灵、凡尔佳均经过上市核准,严格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国家药品标准和各项法定要求,符合放行标准。没有发现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的迹象和证据。暂时停止这些疫苗在中国的供应和销售的决定,仅为预防性措施。

林徽因之父林长民作品百年来首次结集出版

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杜燕)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义务教育学校推动落实“课间一刻钟”,以往的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课间5分钟的小变化,折射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智慧,这不仅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怀,更是推动学校治理能力和育人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